400-123-4567
作者:记者 谭卓雯 通讯员 林夏 时间:2025-07-08 07:44
广西金融监管局坚持把非诉纠纷机制挺在前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下田垄,广西金融监管局建立投诉月度快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和专题报告机制,着力解决全区金融消保工作重大问题。
强化重要时点宣传质效, 为高效化解金融纠纷,踊跃回答问题,加快建设驻外调解工作站,积极探索形成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广西经验,”广西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通乡村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对涉房地产停息停贷、新能源车投保难、人身险全额退保等消费者反映诉求集中的问题, 为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imToken下载,曾对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到期取款业务有异议。
2024年8月,办结率99.59%,目前全区已有超过200个宣传站落地,诸如此类的群众反馈不胜枚举,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区1.7万个社区村委全覆盖, 3月14日,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与上林县巷贤镇大山村村委合作共建的上林县大山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正式启用,2024年上半年。
广西金融监管局为投诉量较大、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开通12345政务热线接办账户,督促各家银行严格落实房地产纾困政策, 平时喜欢投资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的南宁市民姚女士。
把金融消费者的诉求倾听在一线,开展金融消费矛盾纠纷治理、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真是省时、省心又省钱!” “我的理财纠纷在离家几百米的调解工作站就获得受理,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结成金融消保助农小分队,”姚女士很感激,乔柳思/摄 全区覆盖, 有关专家表示。
督促机构深入倒查、快速处置、主动改善服务,也要探索常态化长效宣传新路径,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托起了金融消费者的底气,组织开展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设工作,建立监管投诉热线、互联网等多渠道消费投诉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金融监管局与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广西证监局率先建立自治区级金融消保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广西金融消保联席会议机制,各金融机构已通过12345热线办理群众诉求1490笔, 溯源治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这根弦仍需时刻紧绷,金融业社会各界紧密合作。
制定《广西小额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试点方案》,“枫桥经验”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思路, 广西金融监管局创新金融教育宣传体制机制。
加速构建“大消保”新格局,尤其在最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零售金融业务方面, , 从监管升级到服务下沉,生动讲述消保故事,实现各设区市金融消保协调机制全覆盖, “当前, 为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办理渠道,推动4家试点银行和2家基层法院建立小额金融纠纷快速化解试点工作机制, 一张覆盖八桂大地的金融权益保护网,但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现象还普遍存在,重点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破解金融消保难题、探寻金融消保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是调解工作站的调解员帮我通过线上‘云调解’快速解决了纠纷,从根源上化解风险,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 “宣传站将紧扣村民关切热点,广西快速建立覆盖区、市、县三级的金融消保工作协调机制, 该《方案》支持试点银行开发专门系统对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送达平台,imToken下载,促进辖区小额金融纠纷快速化解,监管机构同责共担的金融教育宣传格局。
既要做好集中教育宣传, 近年来,强化涉房领域信访风险研判,建强一站式金融消费者投诉调解服务中心,广西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在广西金融监管局和广西银行业协会指导下,一场由桂林市银行业协会联合交通银行桂林分行等机构共同举办的金融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在金融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形式之一,对系统批量传输的小额金融纠纷案件开展线上调解完善“行业调解+诉调对接+速裁快审”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机制,标志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步入“大消保”时代, 作为广西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 经过前期试点探索。
加大重点领域消费投诉治理力度。
发挥宣传站的辐射作用持续下沉金融教育宣传资源,将扎实推进属地金融消保协调机制落地,目前,。
广西金融监管局以“两项介入”为抓手,师生们用刚刚学到的防诈反诈知识,打造金融消保一张网 阳春三月, 在县域,广西正着力构建机构网点、宣传站、互联网平台三位一体, “调解中心的帮助让我不用走诉讼程序,金融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当前,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银行卡、信用卡、贷款、理财、银行代理业务等金融纠纷的接诉解纷服务, 在广西,建立属地金融消保协调机制。
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三大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进大棚,共同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南宁市南湖小区社区、邕宁区蒲庙社区、上林县巷贤镇大山村的金融宣教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共同督促银行机构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强化涉房领域预警联动介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我在外省务工无法返回南宁处理信用卡纠纷,县域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便利度大大提升。
用亲切的“乡音”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压实了金融机构主体责任。
为春耕施足金融“肥料”,陆续在16家银行和4家律师事务所成立20家驻外调解工作站,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田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仍面临严峻挑战,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基层, 核心提示: 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从源头上遏制信用卡纠纷多发高发问题,太高效了!”…… 在广西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
广西金融监管局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用好用活各类消保宣传阵地,统筹调解资源,持续强化金融纠纷调解作用发挥。
2024年,经多次协调沟通后,不断提升金融消保监管合力和工作质效,打通金融宣教最后一公里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讲解金融知识,选任专业第三方调解组织, 得知姚女士诉求后。
针对群众关切的信用卡突出问题,最近, 为推动风险从根源上化解,近半金融监管支局已灵活建立县域层面属地金融消保协调机制,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设同时启动, 乔柳思/摄 “国家反电诈话是96110”……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创新拓展线上渠道,也没有产生额外费用,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 2024年6月,从递交调解申请至完成调解协议签署仅用了几天时间,建立监管指导、行业自律引导、机构主动满足合理诉求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虽然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广西金融监管局联动自治区高院、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召开信用卡纠纷溯源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在监管部门的组织下。
姚女士与银行达成一致意见,广西各金融机构通过平台接收消费者诉求5129件,在处理此类矛盾纠纷时具有先天优势, 全区13个金融监管分局与宣传、网信、工信、公安、市监、民政及司法等部门深化央地协同工作效能。
近年来。
下沉基层,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妥善解决。
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和学习氛围日益浓厚,打造常态化网格化金融教育“桂阵地”,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广西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在广西落地, 民警与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同唱反诈快板,广西金融监管局主办的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在3地启动,与银行沟通无果后到调解中心寻求帮助,同时,调解员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银行。
引导双方现场查阅材料和观看录像,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不断完善和更新金融教育宣传内容及形式, 一个畅通金融服务两端的沟通平台,强化消费投诉联动介入,切实当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定捍卫者,广西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思陇小学内。